11月9日上午,文化与旅游学院领导班子在人文楼222会议室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周兰珍出席会议,会议由文旅学院党委书记张羽程主持。
张羽程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二十大报告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容丰富,报告中频频闪现的“文化自信”“文化强国”“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等关于“文化”的表述让文旅学院人深受鼓舞、信心倍增。文化产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引领精神的重要载体,只有蕴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才能更好地培育主流文化理念,才能有助于实现守正创新,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创造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当代先进文化。文旅学院将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故事宣讲等活动品牌,为高水平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苏文化产业繁荣图景,承担不断奋进的新使命和新动力。
院长演克武表示,习近平同志在二十大报告中全面回顾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对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方向继续前进作了历史性的回答。作为专门培育人才的阵地,一方面高校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更多应用型本科人才;另一方面,要深入实施人才强校人才强院战略,抓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鼓励人才“揭榜挂帅”,为学院解难题,出成果。扎根基层办学,将应用型人才发展纳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中实现。
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晓曼表示,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凝聚了全党意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绘就新的宏伟蓝图。要更加自觉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学先一步、学深一层。要坚持学文件、学报告、读讲话,做起思政工作才能有新高度、新境界、新格局。要更加深入学习领会跟“青年”和“教育”相关的内容,汲取精神、积蓄力量。面对学生工作时,要让自己“顶天”,用党的科学理论先武装自己,用党的初心使命先感召自己,才能“立地”育人。要更加深刻学习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广大学生紧跟党的步伐,团结一致,砥砺奋斗,全面发展。
副院长胡小海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学习领会报告精神,既坚定了历史认识,也明确了未来奋斗方向。要坚持教育为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是人才的集聚地和孵化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高等学校是青年人才成长的摇篮,引导广大青年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要坚持研究利民,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既要深入群众、深度调研、深化研究,为人民实现更高层次的社会生活提供研究基础;又要坚持以产业发展惠及人民为导向,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坚持文化惠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仅要校内做好青年群体的思想引路人;更要校外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者、挖掘者、诉说者、演绎者,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副院长常如瑜表示,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一表述无异于一剂“强心剂”,为从事科学研究、高等教育以及相关教研活动的工作者们提供了动力。要不断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既突出高精尖人才培养的导向性作用,也要坚持基础学科及相关人才梯队的构建。要不断转变和提升高水平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加强高校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不断充实和完善原有的人才建设构成。要不断引进高水平人才,建立人才更新换代的良性机制,建构以高质量建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
周兰珍在讲话时指出,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学透、学深,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一是要以理论为支撑,对工作进行指导谋划,思路决定出路,要谋定而后动,将理论融合到工作中。学院发展好,需要有思路、有方法,更要重落实。要真正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创出学院特色,提升学院文化品位、文化格调和文化精神的沉淀。二是要从文化核心层面来看,如何从精神、制度等层面用文化的角度落实推进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图/文 卞舒云;审核/张羽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