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两个项目入选省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名录
发布时间: 2023-03-30   访问次数: 1104


□王淑君 张鑫异 钱舟

流淌千年的京杭大运河在钟楼穿城而过,碧波荡漾的河水,靓丽的滨水步道,不仅扮靓了老百姓家门口的“滨水空间”,更打造了与自然交融的“亲水岸线”。这是常州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项目中钟楼环河滨水休闲健康空间子项目的一景。

记者近日从钟楼区文体旅局、钟楼区新运集团获悉,钟楼区的常州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常州南北大街周边片区文商旅复兴发展项目双双入选《2023年江苏省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名录》。钟楼将扎实推进江苏省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持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让“诗”和“远方”在共创美好生活中“融”得自然、“合”得协调,为我市迈进GDP万亿之城提供强有力支撑。

更广范围

“南北大街这么近,大运河沿线那么美,未来这两个项目的开发,一定会让钟楼成为滨河老城相依相融、一年四季美景不断的经典打卡景点。”新运集团是此次相关项目承建单位之一,该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黄英豪说,聚焦鲜明的人文特质、江南自然风光、文物保护开发及丰富的工业遗存等资源,这批项目的开发内容广泛而特色鲜明。

翻看两大项目建设内容,你会发现其包括的子项目不胜枚举。如今的常州大运河,正成为一条融风景名胜和历史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景观走廊。从省大运河季子文化展示中心到大运河五星段建设,从康王食品非遗产业园到钟楼环河滨水休闲健康空间,从童子河休闲绿廊到油罐公园,这些项目都涵盖在常州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项目中。

同样,从大观楼、止园的文脉延续,到亚细亚现代影视城的迭代更新,到碧桂园文商旅综合体的缝合水岸景色,再到大庙弄“青年里”文旅街区全新开发,以及南大街商圈的重塑复兴,将让南北大街周边片区文商旅复兴发展项目打造更多新的文化IP和全新业态。

“涵盖在两大项目内的子项目很多,而且不少项目的覆盖面都很广。”新运集团城建公司项目经理居叶军介绍,比如童子河生态绿廊项目,总面积约6.53公顷,位于钟楼经济开发区,是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依托及纽带,该项目将重塑健康自然的河岸线,让城市处处有水清岸绿、生态宜人的滨水开放空间。

更深层次

“每座城市都有一段历史的缩影,如何让老城厢、大运河凭借深厚的文化内涵及多元的展示形式大放异彩,形成文化保护、旅游开发与商业消费并行的文商旅模式,是我们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在大运河五星段大王庙遗址调研现场,钟楼区文体旅局局长丁华芬说,在保护开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连接的有效物质载体,才能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从广到深,重在挖掘。五星街道通过整合运河文化资源,将蕴含运河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民生项目“一址一站一中心”相结合,快速形成高品位高效益的文化带。其中,“一址”即大王庙遗址;“一站”即“520”玫瑰车站;“一中心”即云上(洪庄社区文化中心),以此打造文商旅发展新高地、高品质社区新标杆。

移步换景。江苏省大运河季子文化展示中心落户钟楼区,将成为常州城市文化品牌“中吴风雅颂”重要载体及老城厢文化新地标。不止于此。大观楼、止园的建设位置位于常州老城厢,是实现老城厢复兴发展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带动区域发展,激发老城厢活力。

因文化而起,因文化而兴。无论是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项目,还是南北大街周边片区文商旅复兴发展项目,都会让越来越多的游客沉浸于钟楼老城厢。

更高水平

推进文化和旅游在更高水平融合,提升产业竞争力,才能真正为钟楼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贡献。

南大街街道作为老城厢里的中心区域,在文化和旅游产品、项目建设上一直力求突破传统思维。延续运河景观的碧桂园文商旅综合体项目,毗邻钟楼的商业核心区,不仅是百余年来的商品集散中心地,更见证了城市变迁的轨迹,承载着南大街历史的记忆。南大街街道将与碧桂园集团合作,一方面进行地下商业及车库与轨交站一体化建设,使内部公共通道与站点地面出入口完全无缝衔接,建成后极速通达全城。另一方面缝合水岸景色,将商业圈与交通枢纽站集为一体,成为常州首个TOD项目。

一路之隔,荷花池街道近日全新发布文商旅品牌。其中,该街道与新运集团、恐龙园全面合作展开的“大庙弄青年里”项目,也是南北大街周边片区文商旅复兴发展项目的标志性工程。项目历经3年的论证、设计和建设,一期玉佩弄已正式开放,成为常州创意餐饮新的集聚地,有力支撑常州“江南美食之都”的金名片。建成后的“大庙弄青年里”将形成红色文化、历史文化、青年文化汇聚的城市文化体验地。

“深化文化资源、文化设施等与旅游、商业的融合,完善文化要素的旅游功能,不断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及服务供给,才能紧密对接市场需求,推动文化、旅游和商业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丁华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