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委党校 康艺佳: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发布时间: 2023-04-21   访问次数: 790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就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行了系统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行动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举旗帜

意识形态工作至关重要,关乎旗帜道路,关乎政治安全,关乎民族复兴千秋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使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新征程上,要全方位持续筑牢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要不断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服务好党的意识形态宣传和研究工作,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要通过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更好发挥舆论引领及其正向传播价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要通过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推动网络生态向上向善良性发展,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堡垒。

聚民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由二十四字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内容构成的价值规范体系,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也与世界文明兼容并蓄,彰显着时代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新征程中,要着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广泛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强大思想动能。要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根铸魂作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不断增强法律法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保障和价值引导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融入社会发展和国民生活的各领域、各方面。

育新人

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核心要义,国民素质直接决定着社会文明程度。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有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不具备的显著文化优势,要重视发挥好这一优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新征程上,要围绕培育时代新人,着力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要重视传承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中华传统美德,助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建设。要紧贴时代脉搏和时代发展,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要求,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用五大精神凝聚起全体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强大筑梦合力。要重视发挥榜样的力量,建立健全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大力弘扬道德模范、时代楷模的光辉事迹、高尚品格,在全社会营造见贤思齐、争做先锋的时代风貌。

兴文化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公民文化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需要不断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创造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向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服务,需要努力繁荣发展文化产业。要围绕建设文化强国,着力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双轮驱动”、协同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征程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努力推出更多积极向上、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优秀文艺作品。要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依据各地实际、发挥各自优势,以创新的思维深入做好文化惠民工作。要围绕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更好满足社会需求。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开辟文化产业发展新领域,打造文化产业发展新高地。

展形象

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世界范围内的闪亮文化名片。文化极具情感表达和形象展示功能,是促进各国相互交流和互助合作的重要纽带,同时,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直接决定和体现着这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凸显了提升中华文明辨识度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新征程上,要更加重视和发挥好中华文化的作用,通过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和影响力。要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不断探索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实现中华文明在跨国度、跨文化背景下的有效传播,向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文化底蕴,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文化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