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笑宇
近期,山东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引发全国关注。以诚信经营、热情待客获得市场肯定,是其成功背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市场法则下,坚守市场经济的信用、法治底线,补齐诚信经营短板,追求产品及服务高线,是对供需适配、产品及服务创新提出的新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信用成为旅游市场发展的主要资源。淄博正是踩准了信用经济建设节拍,优化了信用环境,彰显了信用价值,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推动全国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
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信用体系建设必不可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要求:“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整体布局、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信用建设。”文化和旅游部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形成了“1部专门规章+多项制度”的“1+N”信用体系基础架构,信用体系建设迈入法治化、规范化新阶段;在全国开展信用经济发展试点,拓展信用应用场景,引导各地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
淄博市政府于2021年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工作并发布了系列政策,如《淄博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淄博市企业信用管理工作指引(试行)》等。同时,淄博市政府还通过完善信用监管体系、建设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成立信用协会、推动“信用+”工程,系统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一系列信用规划、信用文件以及相关的信用管理工作措施,推动淄博逐步擦亮了信用品牌、完善了信用制度、提升了信用环境,为旅游市场产品及服务品质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网络好评连连的“淄博烧烤有人情味”“具备诚信消费氛围”,皆离不开当地政府前期所做的大量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事实上,淄博烧烤受到消费者认可,其主要原因是城市聚焦诚信待客的信用品牌建设、市场主体严格遵守诚信经营制度、政府主导企业配合营造诚信消费环境以及产业链上下游协调统一的守信践诺行动。
随着网络营销的兴起以及大众对热点事件的追捧,旅游市场出现一些线上宣传内容与线下服务品质货不对板的情况。一方面,有些旅游目的地及相关企业为吸引消费者,往往在线上做大量夸大甚至虚假宣传,而线下产品及服务质量却无法达到消费者的预期;另一方面,在线上宣传引流后,线下产业链上下游未能在信用品牌、信用质量、信用建设等方面达到守信经营、诚信服务的标准。这就导致常常会因为某一链条或节点服务缺项、品质缺失,导致整个产业链及目的地品牌受损。
然而,在淄博烧烤爆红现象中,人们看到了不同的景象。从旅游博主暗访及网友实地消费体验来看,淄博烧烤不仅名实相符、质优价廉,没有欺骗消费者,而且线下服务甚至好于线上宣传,不仅仅是一个企业服务达标,而是整个产业链守信经营、诚信服务。
淄博烧烤爆红后,淄博市政府还对细分烧烤行业进行专项提升,诸如筹建烧烤业协会、设立烧烤团体标准、推动食品快检进烧烤店等工作,督导诚信经营明码标价、实行烧烤行业证照准入及一次办妥等行政服务措施,开展定期治安及消防安全检查等。同时,当地还开辟了多达21条旅游公交专线,接驳火车站、汽车站和各大烧烤街、旅游景点,服务消费者出行。五一假期前,淄博发布了《关于阶段性对宾馆酒店客房哄抬价格行为认定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规范酒店和住宿业市场。
淄博烧烤爆红的另一个原因,可以归结为当地信用环境的价值变现。信用环境是信用活动得以开展的经济和社会关系,在淄博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围绕稷下学宫发源地的知礼守信诚信文化,为守信经营、诚信消费奠定了消费文化基础。二是当地政府在前期做了大量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营造了信用环境,为提升文旅产品及服务质量创造了条件,为企业守信经营、诚信服务等奠定了基础。三是消费者与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信用消费闭环。
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淄博完善了市场的诚信交易条件,夯实了公共服务基础,守住了市场信用、法治底线。商家诚信经营价廉质优的产品和服务,政府有效提供公共服务支持,打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给游客带来了优质、安全、可靠的消费体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淄博烧烤爆红现象及信用环境价值的彰显,对增强旅游消费信心、推动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一是开展文旅细分市场的信用评价工作,完善产业链各类主体的信用评价。文化和旅游部已于2023年初完成了第一批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工作,部分试点地区开展了文旅行业信用评价相关工作。鉴于目前文旅市场更加多元细分,针对细分市场的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应继续深化细分市场的信用评价工作,确保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的适用性、公正性和客观性。
二是利用科技创新手段,建立信用信息全方位共享机制。由于文化和旅游市场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区域间、行业间、产业链上下游一定程度上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互通,即明确信息共享主体、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信息采集利用保护。因此,借助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手段,尽快建立信用信息全产业链、全区域、全行业、全周期的共享机制,是完善信用体系的重要一环。
三是依法加强联合奖惩制度,优化相关信用管理政策。信用体系建设与完善,有赖于全社会的参与和监督,是筑牢信用体系、强化落地执行的有效保障。应尽快推出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针对守信和失信企业、个人的奖惩制度、标准、措施,由行政部门牵头、行业组织配合、企业及个人参与,尽快实现守信奖励、失信惩戒,为信用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四是加强诚信文化建设,铸牢守信经营、诚信消费意识。除了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政策外,信用体系的完善、信用文化的推广,需要行业组织、经营主体及消费者不断提高认识,为信用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作者为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