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阳气起,饺香暖意融。节气智慧照亮文化之路,滋养民族情怀,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小学生们深切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12月20日,文化与旅游学院“红船起航”学生宣讲团走进常州市荆川小学五(7)班,举办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之冬至节气主题宣讲活动。

“文小青”柳雅琴细述了冬至的气象物候与传统节俗,冬至作为四时八节之一,在冬季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古代民间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柳雅琴巧妙地通过中国传统农民歌谣《九九歌》引出了冬至时节的气象变化与丰富的物候现象。冬至这一天,民间流传着多种多样的习俗。人们会包饺子、食汤圆,以此庆祝团圆和美满;也会祭祖祈福,缅怀先人。这些习俗深深植根于悠久的农耕文化之中,不仅是对自然的敬畏与顺应,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它们生动地呈现了冬至时节的自然变化与人文情怀,引导着小学生们感受天地人和谐统一的生活智慧。

“文小青”胡成圣以诗词鉴赏为引领,深入解读王安石的《冬至》。诗中描绘了都城繁华景象,佳节之际,阳气初生,儿童欢颜,市井喧嚣。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人们纷纷聚集,手捧珍丽之物,共度佳节。胡成圣引导小学生们体会诗中的节日氛围,有的同学被诗中的“喜见儿童色,欢传市井声”所感染,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也有同学从“都城开博路,佳节一阳生”中领悟到了冬至时节,阳气初生,万物复苏的美好寓意。在交流中,小学生们不仅沉醉于诗词中太平盛世的安康幸福,更深刻理解了冬至所蕴含的重生与希望的寓意。

“文小青”仲晴晴带领同学们绘制冬至主题明信片,她首先详细介绍了明信片的格式和各个部分的信息填写方法,接着引导学生们动手绘制属于自己的冬至主题明信片。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艺术想象力,将冬至的元素如温暖的阳光、初生的阳气、肆意的烟花等场景融入画作中,同时配上美好的祝福语,使得明信片既有节日氛围又不失文化内涵,让学生们在绘画中学习了传统节日知识,让每一张明信片都成为了传递冬日祝福和温暖情感的小使者。



“红船起航”学生宣讲团的“文小青”们将冬至节气的精髓引入校园,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明信片绘制活动,引领小学生们探索节气背后的深厚文化,体会诗词的深远意境,深切感知冬至节气的独特魅力。

此次宣讲不仅为学生们新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的窗户,也为文旅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在传播中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了文化传承、能力提升、校际合作的多重目标。(图文/文旅青协;编辑/郭钐钐;审核/曹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