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队伍和骨干力量,是广大青年学子的“人生引路人”与“知心好朋友”。辅导员的思想教化与价值引领能力,是带动广大青年学子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的直接作用力。因此,高校应重视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加强辅导员政治素养建设,打造一支“业务精湛、信仰笃定、作风正气、纪律严明”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明确角色期待,
强化思想引领力
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组织者、引领者,应明确党和国家以及家校社对自身角色定位的期待,坚持以高度的角色自觉与职业立场,自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党建引领,强化思想重视。高校党委领导班子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将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一环,将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工作要点,从而保障辅导员队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坚持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对辅导员队伍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手段打造多元宣传矩阵,强化辅导员队伍对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使命认知与践行自觉。坚持从“优选、培育、严考、保障”等方面入手,加强对辅导员服务的全链条管理。
从干部转岗、对外招聘、教师兼任、人才特聘、专项管培、研究生兼任等入手把好优选环节;从职前培训、职中培训、职后培训等入手,依托理论学习、实践研学、业务观摩、政策研读、案例探讨等,做强培训环节;从定期理论考核、政治审查、组织谈话、素质能力大赛、课程评选等入手,落实严考环节;从完善岗位津贴、福利待遇、评优评奖机制等入手,提升辅导员队伍保障水平。
创新教学手段,
提升岗位胜任力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始终,辅导员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辅导员应以成果产出为导向,积极创新教学办法,努力提升学生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满意度与认可度。
创新教育体系。完善课前调研、线上授课、课后拓展的教育链,依托互联网平台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辅导员应通过课前发布调查问卷、交流访谈、学况分析、观察接触、宿舍走访等手段,了解学生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期待与学习需求,同时依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高校辅导员网络学院”等搜集挖掘与学生关注点相契合的内容素材与课程资料,进而有针对性对内容进行开发与课件设计。
线上授课环节,辅导员应充分依托网易云课堂、慕课APP等渠道,打造主体交互强、可视化特征明显、学习体验明显优化的线上思政理论课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后拓展环节,辅导员可充分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及其自动评估与反馈机制,帮助学生更为客观地掌握自身学习情况,同时还可基于其精准的个性化服务功能为学生提供差异性的辅助教学方案。注重传统课堂的知识传递与思想引领作用。辅导员应通过组织开展线下专题知识讲座、主题班会、案例交流、经验分享等活动,传递政治理论、政治方针、政策规划、战略部署,丰富学生政治理论知识储备。辅导员还可通过开展“新生第一课”、军训、特定节庆活动等,组织学生开展特定的思政教学活动以及仪式教学活动,深化学生政治认同。
创新传播体系,
强化价值引领力
打造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与学生工作队伍,应系统推进辅导员队伍传播建设。聚焦政治理论传播、先进文化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等,构筑全方位、全场域的传播矩阵,强化价值引领力,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坚定文化自信自强。
用心用情做好政治传播工作。高校辅导员应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宣传栏、公告栏等传统传播媒介的渠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榜样宣传、课程推介、知识普及、动态宣传、政策传达等,守好传统宣发阵地,强化思政育人工作;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微博平台、校园官网、贴吧等现代化新兴传播媒介,开展图文并茂的可视化与可读性强的内容传播工作,以喜闻乐见、生动鲜活的素材供给,让党的政治理论、奋斗宗旨、革命精神、价值追求、奋斗成果等真正进入大学生头脑。辅导员可通过申请“思政小课堂”公众号,定期推送与政治相关的释读文章,还可发布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参与到话题讨论中;依托短视频平台参与思想政治相关的影片剪辑、视频制作、专题直播、知识点推送、故事推送等,营造赓续红色基因的浓郁氛围。
高校辅导员应充分利用传统传播媒介与新兴传播媒介表达观点立场,引领舆论风向。结合热点话题与网络舆情,运用思政知识进行及时的内容解读,激浊扬清,避免不当网络话题对涉世未深的青年学子造成更深层次的影响。同时,协同学生干部、朋辈互助员等成立专门的网络安全监管小组,动态监管学生在网络平台的学习状况、心理状态、行为倾向,从而给予适当的学习指导、生活资助、心理疏导。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思政相关的主题征文、经典诵读、党史朗诵、知识竞赛、党建团学活动,依托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凝聚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辅导员还可利用校园文化墙、宣传板报、读书角、思政长廊、红色主题教育基地、校史馆、图书馆等,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推宣工作,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作者为江苏理工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江苏理工学院学生教育管理研究课题,项目名称“超越辅导的学生工作先锋队构建研究”)
《新华日报》2025年2月12日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