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旅游学院"薪火拾遗"实践团赴漕溪村开展迎“七一”红色宣讲
发布时间: 2025-07-01   访问次数: 10


627日,文化与旅游学院“薪火拾遗”中华文化传承实践团走进漕溪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迎“七一”红色宣讲。实践团成员通过创新多元的宣讲形式带领青少年重温革命历史,感悟信仰力量,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青春活力。  

“江西革命老区,几乎村村有红色故事,处处有特色产业!”队员徐思瑶以“红旅江西”为切入点,通过特色美食、自然风光与文化遗产的立体化呈现,将江西这片红土地的厚重历史娓娓道来。从井冈山的翠竹到八角楼的灯光,从红米南瓜的艰苦岁月到非遗技艺的传承创新,她用生动的语言勾勒出革命老区红色基因库的独特魅力,引发在场青少年对革命历史的浓厚兴趣。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队员邵梦琦以经典论述为引,系统讲述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艰辛历程。她通过历史事件,结合数据与实物图片,生动诠释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内核。

队员付梦迪创新采用“古今对话”形式,以“三十六计”为引,带领青少年解码毛泽东同志“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军事方针。通过数字化模拟井冈山斗争场景,引导孩子们思考战略背后的辩证思维,现场互动热烈。“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实践队员带领孩子们齐声诵读红色诗词,星星之火点燃了青少年的红色梦。

“设计、剪裁、上色、拼接,这样的手工课很有意思!我要让五星灯亮起来!”参加活动的孩子兴奋说到。实践团精心设计的“五星灯DIY”环节,队员蒋偲琪带领孩子们制作象征革命精神的五星灯。这堂沉浸式的红色美育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星星之火的象征教育。当一盏盏五星灯亮起时,活动室化作璀璨星河,映照着青春的脸庞。

此次活动让井冈山精神从书本走向生活,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红色教育更接地气,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中真正理解了信仰的力量。未来文旅学子将持续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精心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宣讲内容,引发情感共鸣,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让文脉传承在新时代焕发青春活力。(图文/邵梦琦;审核/杨婷婷;编辑/产启东)